梅敬松:新时代交通工程建设的探路人
日期:2022-01-14

梅敬松,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引领桥梁工业化建造,致力于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变,实现“毫米级”精准质量控制,创造跨海大桥快速施工“鱼山”新记录,获浙江省高速公路建设功勋奖“二等功”、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他矢志不渝引领交通建设品质发展,精雕细琢每一项工程,推动创树全国交通品质工程“浙江样板”。他匠心独具弘扬大国工匠精神,为社会培养输送上万名新时代专业化交通建设产业工人。

矢志不渝,引领交通建设品质发展

从测量员到项目总指挥、从施工企业到建设单位,梅敬松始终坚守“品质是工程的灵魂”,尽管他施工建造的项目已获过“詹天佑奖”等国内顶级荣誉,但他要系统化重构、标准化建造品质工程,以期在全行业辐射推广。

2014年3月,梅敬松就任乐清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的第一天,他就密集走访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开展调研,深入农民工班组详细了解施工作业每一项操作,追溯把控每一项原材料质量源头,与建设团队夜以继日地研究制订品质工程建设方案,“5+2”“白+黑”成为常态。围绕“设计、建造、人”三大关键要素,他系统性提出实施人的品质、系统的品质、过程的品质三大管控理念,细化落实工点工厂化、工人产业化、工地智慧化、建设生态化等一系列品质管控举措。2017年2月,交通运输部在乐清湾大桥项目召开全国“品质工程”现场会,向全国推广乐清湾大桥大型桥梁BIM技术应用、节段梁预制安装毫米级精度控制等品质工程管理成效,班组作业标准化等管理理念纳入交通部品质工程指导意见。2021年12月14日,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成为“重要窗口”的交通金名片。

独树一帜,变革桥梁工业化建造模式

2016年9月,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项目鱼山大桥开建,梅敬松带领建设团队对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鱼山大桥、舟岱大桥实施新型工业化建造顶层设计。

他积极探索实施桥梁工业化建造模式变革,将标准化设计、预制化生产、装配化施工、数字化管控、生态化建造与交通工程建设深度融合,主通道项目建设始终领跑全省,实现省执法大检查创纪录的五连冠。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鱼山大桥孤悬外海,施工环境非常恶劣,年均季风期长达173天,季风强度高达11级,海上有效作业时间不足200天。面对复杂的施工环境和紧张的工期,梅敬松带领建设团队日夜测算推演建设进度,创造性地采用全栈桥施工模式提高海上作业功效, 17天首根钢管桩制作完成,22天首根钢护筒下线,25天完成陆域首桩浇筑……鱼山大桥历时27个月建成,创造了同类型跨海桥梁施工最短时间的“鱼山速度”,获省领导批示表扬。此外,梅敬松还提出实施的“搭积木式”建桥模式作为交通建设领域的创新变革,在央视等多个媒体高频次推介,成为“效率、品质、安全、生态”建造的典范。

匠心独具,培育产业工人队伍

在多年工程建设实践中,梅敬松敏锐地看到,原先施工队伍的能力素质正制约着工程品质的提高。为此,他带领团队,下工地、下班组,逐步探索出一条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新路子,努力打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变的交通工程建设“最后一公里”。

他时刻把产业工人的需求放在心上,了解到工人渴望提高技能的需求,立即联系施工单位,推动设立工友大学堂,并鼓励工人参与“工艺微改进、设备微改造、工法微改良”的“三微改”活动,共实现工艺微改进60项,极大激发了工人创造力。看到一线工人作业条件比较艰苦,经常要面对高温酷暑、严冬台风,经常要茫茫大海上施工的现状。他提出了“三减少”理念,有效降低了工人作业风险和劳动强度。

此外,他还着力提升班组作业标准化。创造性地将班组作业标准化与立功竞赛有机结合,每季评选一批最美班组、最美工人,有力提升工人工作积极性。“爬上建设中的舟岱大桥,施工现场整洁有序,工人穿戴规范认真作业”,这正是得益于班组作业标准化的成果。与此同时,应省总工会要求,他牵头编写了《交通建设立功36赛标准化手册》,并在全省立功竞赛活动中宣传推广。多年来,梅敬松先后为社会培养输送了上万名新时代专业化交通建设产业工人,这些高素质产业工人后来都成为各地建设项目争抢的“香饽饽”。

初心不改,使命在肩,梅敬松在我省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领域持续探索创新、示范引领。而今,他又投入到“智慧高速”全国样板建设的新征程,拼尽全力为交通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阅读:618